第一章 请你作一下自我介绍好吗(2)
合肥猎头公司推荐:面试前熟悉简历。对于应聘者所投来的简历,面试官即使之前进行了认真筛选,做足了功课,在面试之前也要再“温故”一下。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:
熟悉手中的每一份简历,以便在面试时可以快而有序地翻阅和整理。
进一步熟悉应聘者简历,形成初步印象,发掘更多可疑信息,补设相关针对性的问题。
进一步了解应聘者的信息,以免发问时有所遗漏。
避免发生过多询问简历中已有的简单信息,既浪费时间,也表示对应聘者不尊重。
面试官熟悉应聘者简历的同时,应该将面试中希望提出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,以便使之后的面试能够有序且有效地进行。
应聘者疏漏一些必要内容或信息,重点不突出
应聘者进行自我介绍时,表述流畅,口若悬河。从大学领到的第一笔奖学金到最爱的一部电影,无所不谈,漫无边际的回答简直能拍成一部“自传剧”,但对于面试官真正想了解的关键部分——能力素质,则绝口不提。应聘者的回答就像“浮云”,让人抓不住重点,此时面试官就需要进行二次提问以确定基本信息的全面性,这种方式也称为“被动表述”。
如果多次进行被动表述,从应聘者的角度分析原因有两个:
第一,应聘者在表述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将此方面的信息遗忘。
第二,此方面的信息可能会对应聘者的面试效果产生不利影响,于是故意将此信息“避开”。比如年龄方面,因为应聘者的年龄是不符合职位要求的年龄,所以他会故意漏掉,这需要面试官做进一步的核查。
结论:这种现象的出现,表明应聘者可能在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欠缺,逻辑分析能力也较弱。如果应聘者语言表达能力很好,但却永远说不到重点,可能是不够真诚坦率,故意与面试官玩“文字游戏”。
在比亚迪汽车公司的一次招聘会上,一位应聘者这样作自我介绍:
“我叫张超,今年25岁,毕业于郑州大学,汽车营销专业,应聘的职位是市场区域经理。我之前在大河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工作,曾任职汽车销售顾问,在工作的过程中充分掌握了汽车销售流程和销售技巧。后来由于成绩突出我被提升为展厅经理,在担任展厅经理期间,我带领的团队销售总量达2500台,创下了至今没人超越的业绩,年底被公司评为销售冠军。第二年我又被提升为销售经理……”
从表面上看,这个自我介绍的内容没有任何的问题。从工作经验上来说,他是一个对汽车行业非常了解的员工,能够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。但是仔细分析其他方面就会发现问题所在:
(1)应聘者在进行自我介绍时,说的都是自己的丰功伟绩和光辉史。向面试官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,本无可厚非,但问题在于这名应聘者只是一味鼓吹自己,而对工作的具体内容却介绍得十分模糊。可以推断,此类应聘者比较清高,在工作中善于表现自己,团队协作能力应该较差。
(2)应聘者的真实性有待核实。对这些光环罩满头,奖状贴满墙,功勋章挂满胸的应聘者,管理者可要多加注意,必须具备深度追查的精神。在面试结束后,要对这些“重点对象”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,以确定信息的真实性。--合肥猎头公司
(3)应聘者只是表明自己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,却并未讲述成绩背后的“血泪史”。因此,面试官这时就应该有点怀疑精神,可以问这样几个问题:你是如何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?是你个人的作用还是整个团队的作用?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你是怎么解决的?进一步提问,一方面可以考察应聘者所表述内容的真实性,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测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。